為了提升處理器的性價比,也考慮到中高端用戶實際上多搭配獨立顯卡使用的現狀,處理器廠商推出了多款不再整合顯示核心,但具備較高處理器性能的產品。如AMD的銳龍系列處理器大部分都沒有集成顯示核心,而英特爾也在近期推出了多款不再整合核芯顯卡的F系列處理器。既然雙方都擁有不帶顯示核心的處理器,那么哪個廠商的這類產品更值得購買呢?今天我們特別對雙方銷量很高的銳龍5 2600、酷睿i5-9400F兩款處理器進行了從規格、性能到價格的全方位對比。
從幾乎都整合顯示核心到被迫問世的F系列
目前在英特爾處理器中,除了“X”系列處理器外的奔騰、酷睿i3~i7,甚至酷睿i9里都集成了核芯顯卡。
顯然大部分酷睿i5~i7用戶都不會使用性能孱弱的核芯顯卡,這實際上是英特爾變相地向用戶強制捆綁銷售核芯顯卡。不過面對競爭對手在近兩年帶來的巨大壓力,特別是大量性能優秀、價格更便宜的競品處理器的發布,現在英特爾終于也破天荒地推出了幾款不再集成核芯顯卡的處理器。
在這其中,由于酷睿i5-9400F的價格相對最低,技術規格尚可,在市場中擁有一定的關注度。該處理器基于Coffee Lake-S Refresh核心,在架構、工藝上與第八代酷睿處理器Coffee Lake相比沒有明顯變化,仍采14nm++生產工藝,6核心、6線程設計。同時由于該處理器不是K系產品,所以它不具備超頻能力,內存頻率最高也只支持到DDR4 2666。
大部分不集成顯示核心 AMD高性能處理器簡介
從過往歷史來看,AMD處理器實際上并沒有捆綁顯示核心進行銷售的傳統。AMD對產品的劃分非常清晰,在銳龍處理器問世前,如羿龍Phenom、FX系列等定位中高端的處理器都是沒有顯示核心的。而整合顯示核心的則主要以APU A系列處理器組成,用戶在購買前就能通過處理器型號了解處理器的大致技術規格。
在銳龍處理器誕生后,目前只有兩款銳龍處理器集成了顯示核心,它們是銳龍3 2200G、銳龍5 2400G兩款,型號的G后綴非常明確地表明了其擁有顯示核心。其他從低端4核心、4線程設計的銳龍3 1200到高端的8核心、16線程銳龍7 2700X的產品都沒有集成顯示核心。

▲AMD 銳龍5 2600

▲AMD 銳龍5 2600《魯大師》成績
由于現在英特爾的中低端酷睿i5、酷睿i3處理器仍全部捆綁了顯示核心,因此從定位、定價來看目前與酷睿i5-9400F對標的AMD處理器是銳龍5 2600。這款處理器的售價比酷睿i5-9400F低了約100元,但卻支持SMT同步多線程技術,擁有6核心12線程,性價比相當突出,因此成為一款在市場上擁有很高銷量的產品。

▲英特爾酷睿i5-9400F

▲英特爾Core i5-9400F《魯大師》成績
在內部設計上,銳龍5 2600采用了提升IPC性能、降低緩存與內存延遲的Zen+架構,結合其全新的12nm LP生產工藝,擁有比第一代銳龍處理器更高的工作頻率,更支持處理器超頻。同時在內存方面,銳龍5 2600也擁有不錯的支持能力,默認就可支持DDR4 2933,而事實上搭配一般主流的A320、B450主板還能實現對DDR4 3000、DDR4 3200內存的支持。

從產品規格對比表可以看出,除了在單核心最高加速頻率上略有優勢外,酷睿i5-9400F無論是在計算線程數、緩存容量、內存支持能力、超頻能力上都無法與銳龍5 2600匹敵。那么在實際測試中,這兩款均沒有顯示核心的處理器又會有怎樣的表現?
測試平臺一覽
處理器:銳龍5 2600、酷睿i5-9400F
主板:華碩(ASUS)TUF B450M-PLUS GAMING電競特工游戲主板
CVN B365M GAMING PRO V20主板
內存:芝奇FlareX DDR4 3200 8GB×2
硬盤:東芝饑餓鯊VX500 512GB SATA SSD+希捷3TB
顯卡:Radeon RX 590
電源:安鈦克(Antec)HCG850 GOLD
處理器基準性能測試




測試點評:首先從處理器基準性能來看,由于Zen+架構在各個方面進行了改良,再加上支持SMT同步多線程技術,銳龍5 2600擁有12條計算線程,在規格上相對酷睿i5-9400F有多項領先,因此無論是在常用的《魯大師》處理器測試,還是專業的SiSoftware Sandra處理器算術性能、PerformanceTest 9.0 CPU MARK測試中,銳龍5 2600都有明顯領先。其《魯大師》處理器整體性能領先酷睿i5-9400F達52.8%!
在內存性能上,由于銳龍5 2600可以支持DDR4 3200內存,而酷睿i5-9400F只能支持DDR4 2666,因此在《魯大師》內存性能測試中,前者也小幅領先后者。酷睿i5-9400F唯一的亮點是借助更高的單核加速頻率,在CPU-Z處理器單線程性能測試中略有優勢。
處理器應用性能測試





測試點評:而在日常的壓縮、解壓縮,處理器渲染、處理器加密、解密,以及反映處理器視頻編碼與解碼能力的視頻會議應用中,銳龍5 2600也以明顯的優勢在測試中勝過酷睿i5-9400F。原因非常簡單,盡管酷睿i5-9400F在單核心工作下的頻率要高一些,但隨著多核心處理器的普及,現在我們已經很難找到只使用一顆處理器核心的應用軟件,大部分軟件都針對處理器的多核心設計進行了優化,以充分發揮出處理器的并行運算性能。
處理器游戲性能測試



測試點評:由于現在的游戲大作采用了諸多新型圖形技術,因此這些游戲更加依賴的還是顯卡。總體來說在《APEX:英雄》《地鐵:離去》兩款處理器都擁有基本相同的運行幀速。在反映未來游戲,能夠充分利用處理器多線程技術的3DMark Time Spy測試中,銳龍5 2600擁有較大的優勢,領先酷睿i5-9400F約8%;在《孤島驚魂:新曙光》中,由于游戲較依賴處理器單核心性能,因此酷睿i5-9400F領先銳龍5 2600約3fps。總體來說兩款處理器在游戲中的性能表現勢均力敵。
超頻性能測試
由于只有銳龍5 2600可以超頻,因此在這個測試中,我們只對銳龍5 2600進行了測試。考慮到購買銳龍5 2600的用戶一般不會有太多的預算,因此測試中我們僅搭配普通的風冷散熱器進行超頻,而結果還是令人驚喜的。下載銳龍處理器專用的超頻軟件—RYZEN MASTER,只需兩步,任何對超頻不了解的用戶就可在風冷環境下將銳龍5 2600的6顆核心全部穩定超頻到4.0GHz使用。
STEP1:啟動RYZEN MASTER,點擊“Profile 1”(相當于開啟頻率手動調節功能),將綠色的處理器頻率柱狀條拉動到4000即可。
STEP2:將“CPU Voltage”設定為1.3V,點擊“APPLY”即完成了4.0GHz超頻。

▲只需兩步即可將銳龍5 2600超頻到4.0GHz穩定使用
從前面的測試柱狀圖可以看到,超頻到4.0GHz的銳龍5 2600性能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,其CINEBENCH R20處理器渲染性能逼近3000cb,與不能超頻的酷睿i5-9400F相比,差距則是越拉越大。超頻后的銳龍5 2600在《魯大師》處理器性能測試中領先酷睿i5-9400F達61%,分數為131894。

▲僅需風冷散熱,4.0GHz下的銳龍5 2600就穩定通過了同時開啟處理器、FPU、CACHE三項的AIDA64烤機測試。
銳龍5 2600更值得推薦
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,在技術規格上,除了擁有更大的緩存,銳龍5 2600的6核心12線程設計完全壓倒6核心6線程設計;在實際測試中,它也體現出了明顯更強的整體處理器性能、更好的應用軟件體驗,以及勢均力敵的游戲性能。不過,其價格卻反而比酷睿i5-9400F更加便宜。顯然在這兩款都沒有集成顯示核心的處理器中,銳龍5 2600的表現要更勝一籌,更值得向用戶推薦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銷售上AMD處理器相對于英特爾產品還有一個獨特優勢,那就是會銷售由處理器加主板構成的套裝產品。目前由銳龍5 2600與B450主板構成的套裝產品價格僅在1600元左右,相當于主板價格僅300元。而且這類B450主板并非雜牌,往往還是臺系品牌產品,擁有大型散熱片、M.2 SSD接口、支持高頻內存,顯然選擇套裝產品比單獨購買處理器或主板更加劃算。
事實上,不集成顯示核心對于處理器設計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。對于通常搭配獨立顯卡使用,性能較強的中、高端處理器來說,原本就不應該集成顯示核心。增加顯示核心不僅增加了用戶的購買成本,也會增加處理器的功耗、發熱量。對于廠商這種迫不得已、不再捆綁顯示核心銷售的產物,用戶還是應該根據其性價比來評判其價值。在購買前,消費者還是應該全面對比產品的規格和價格,并通過專業媒體全面了解產品的性能,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。
本文來自:今日頭條,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691070962298782220/
評論列表(5條)
是,從表面看AMD的性價比的確比較高,但是有沒有想過,這高性能到底能保持多久?銳龍三年后這款估計變成老爺車,英特爾系列最多損耗20%,你銳龍估計就損耗了60~70%,最初的我就是看中AMD系列跑得快,又便宜,結果三年后,直接變成老人癱瘓的狀態,給我留下不滅的陰影。后來換了E1230-V3至強U,到現在用了7-8年,速度依舊,感覺只損耗了10%的壽命。要不是想玩新顯卡,還真舍不得換U。
tadalafil + dapoxetine 40mg/60mg tadalafil max dose liquid tadalafil
erectile difficulty plaquenil toxicity symptoms erectile injections pics
zithromax tab buy azithromycin zithromax z pak strength
hydroxyl chloroquine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hydrochloquine